幽国使团离开大凉后,时不时地会派人来沈黛铺子里订货。
两国通商,沈黛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也因此,西市铺子的名气在京城越来越大。
安国公府上上下下沾了沈黛的光,吃穿用度又恢复了昔日的奢靡。
家里等待情况有了好转,沈远山的病情,逐渐稳定。
当一切都十分顺利的时候,往往就会出大事。
沈黛见西市铺子的生意不用再多操心,便开始着手想着要把西市与北市小吃街相连相通。
两市之间,虽是只隔了一条河,可是连通两市的桥,只有一座。
且距离繁华的市集较远,只有再修建一座桥,或是在河中放置些许船只,才能让两市之间更好往来。
这笔帐沈黛算过了,修桥需要不少银两。
且她不过是个普通妇人,没有资格越过官府,私自在两市之间修建桥梁的话,不合规矩。
修桥的想法只能暂且搁置,但是添置几条小游船,还是可以的。
到时候,在北市也盘下一条街来,造制成与西市铺子相似的,整条卖特色小吃的店铺。
客人们吃完喝完还能坐船游玩,然后跨到另一条街上来采买精美的饰物。
也不乏是个消磨时间的好法子。
有了想法后,沈黛首先跟林策商量,“还得麻烦你去工部走一趟,若是能在两市之间建座桥梁,方便百姓也是极好的。”
林策握住沈黛的手,两人之间的感情,没有轰轰烈烈,而是水到渠成般的自然。
他喜欢沈黛事事与他细说的模样,“嗯,明日我便跟刘大人说一声。”小安国公在朝中,年少有为,地位稳固,站在他身后支持他的大臣有许多。
近来,皇上身子抱恙,说是手脚虚软,成宿成宿地出冷汗。脸色蜡黄,腹中绞痛。
太医院的御医们,什么法子都用了,可是依旧没让皇上的病情有所好转。
皇上连着几天都没有上朝了,大臣们的折子,都是由全公公整理好,送到养心殿中去让皇上批阅。
朝中流言四起,说是再过不久,皇上定会下旨立储。
众多皇子当中,大家都看好的,是献王齐皓泽。
献王最大的优势是,有军功在身。
自从朝中缺少年轻武将后,献王最先站出来请命,说是愿意领兵出征。
当时皇上便夸赞献王,胸怀和胆识,值得大凉朝其他皇子敬仰。
献王领兵作战的本领,是从沈远山那里学到的。
可以说,沈远山是献王的半个师傅。
如今林策承袭了沈远山的爵位,又是献王一手提拔上来。
也就是说,献王与安国公府,早已成了一条绳子上的蚂蚱。
如果皇上真的定了献王做太子,那么最先受益的,便是安国公府。
朝中大臣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还不赶紧在局势稳定之前,立稳脚跟。
巴结林策的大臣突然变多了,所以只要林策开口,工部必然会把修建桥梁之事,写进奏折。
“我听说皇上病了,工部的便是递了折子上去,也不知道何时能批。我从临州订了五艘游船,打算先放置到河中去,眼下还缺几个船夫。”沈黛平日里多是和女子打交道,不认识船夫。
“七年前的战事,有好些兄弟容我一样受了重伤。”林策眼中透着淡淡的忧伤,“我算是幸运,被你救下,还有许多弟兄尸骨留在了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