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该方案,“祝融一号”具有采集样本的能力,但并没有能力直接在火星上研究分析这些样本,需要采样送回地球。
把探测器送到火星表面不容易,取回样本就更不容易,整个过程漫长而复杂。
“祝融一号”完成样本采集工作后,那些管子会直接在沿途扔在地上不管,但是每根管子都有标记,因为“祝融一号”还有别的探测任务,耗费巨资把它送到火星来可不只是为了挖土,这只是它工作内容中的一部分。
火星虽然经常刮起沙尘暴,但是火星大气稀薄,把样品管子扔在地上不管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而且准备了足足52根管子,总不可能一根都找不到。
样本采集工作完成之后,地球这边就会准备样本回收着陆器的发射工作,从地球发射升空,同样经过地火转移轨道航行半年左右的时间抵达火星。
着陆器配备了两个非常重要的装置,一个是负责取样的“祝融二号”火星车,它的任务是找到“祝融一号”采集的样本管子,然后将这些管子回收并送到着陆器这里。
另一个装置就是通过着陆器送到火星表面的发射器,就是一个小火箭,可以满足火星逃逸速度进入太空轨道,其内部有个容器负责保存样本。
样本装车完毕之后,小火箭还不能直接返回地球,因为小火箭的燃料只够把样本送到火星轨道高空的能力,没有额外的燃料支撑他直接把样本送回地球,所以需要一次发射任务专门去接。
随着样本返回着陆器抵达火星轨道上空并准备就绪以后,在火星表面等待已久的小火箭即可点火升空,将样本送入太空轨道,样本容器就会被抛出来。
轨道上准备已久的返回着陆器,由外部机械臂将之抓取并送入舱内,舱内还有机械臂,又会把样本容器安放进着陆器里面,最终关闭舱门。
这一整套流程完成了之后,样本返回着陆器便可以踏上回归地球的旅程,经过霍曼转移轨道飞行半年多的时间泊入地球引力范围,着陆器最终泊入大气层,在北方内朦一带降落至地表。
这是原计划,整个火星探测任务的周期需要九年才能拿到样本,但架不住这些年来,东大的技术发展和进步速度超出了当时科学家们的预期。九州蓝箭的火箭技术发展的迅猛,还有轨道礁空间站等等,发展的速度快的惊人,还有一系列先进的技术突破并得以应用,加上金主爸爸也挺急的,金主爸爸也舍得砸钱,宁可失败了马上再来一次。
所以整个任务总纲不变,但细节问题也是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做出了调整。
因为九州蓝箭的重型火箭技术的突破,载荷的大幅增加,包括轨道礁空间站的推进,使得本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直接把“祝融号”也给带走了,这样就直接省去了一个发射窗口周期来单独送“祝融号”火星车。
此次飞往火星的“天问一号”按照调整后的新流程,直接要一次完成“绕、落、巡”三合一任务,即完成对火星的“换人、着陆、巡视”三大任务目标。
该壮举在全球亦是首次,如果任务获得成功,东方大国将成为世界上首次探索火星即完成软着陆任务的国家,整个任务计划完成,更是会成为世界上首个将火星突然样本带回地球的国家。
着陆成功的“祝融号”火星车,将会去采集火星地层土壤样本,样本返回着陆器回归地球的计划不变,但是在尾声会有所微调。
也就是返回着陆器进入地球轨道之后,不会直接泊入大气层,而是先进入在轨运行的轨道礁空间站,那时候的轨道礁空间站已经开始运行使用了,并且作为永久性空间站是边运行边扩建扩大空间站的规模。
样本送入空间站之后,航天员会将其中一部分取出来保存在空间站上,另一部分会在随后送回地球表面。
这么做的目的,既是为了将来直接在轨道礁空间站上研究,也是一种保底方案,万一在返回大气层的时候出了什么意外,导致样本在最后一程毁了可就功亏一篑。
如此,即便发生这种最坏的局面,空间站上仍然保存了一份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