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第五百五十九章:诱人的假设

2023-09-25 作者: 荣誉与忠诚

吕哲意识到秦国变化的重要性,现在的秦国似乎又走上了国策变动的道路,不过远还没有到“变法”的阶段。

变法一直是图强的前提,有时候变法可以使一国从虚弱走向强大,但并不是每次变法都能变强,那还要看所变的法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在过去的历史里,有向上之心的国家必然会走向变法,而在有外力逼迫的时候变法无比的困难,秦国显然已经是意识到天下大势迫使国策不得不变的地步,现在无法全面的“改革”只能从一些细节上面来进行变化,那么中央官职的调动也就成了必然。

始皇帝对中央集权产生了动摇,那也就意味着秦国的分封会继续下去,这有这样才能使得豪门氏族竭尽全力去立功获得封地。中央集权的国策产生变动,大概是在这种前提下,李斯等等提出中央集权的官员肯定是会遭受打击,那么李斯成为失意的一员就好理解了。

秦国有现在的状况皆拜中央集权所赐,概因中央集权只会产生一个对天下万物有生杀权力的“奴隶主”,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都在随时可以剥夺财产、性命之列,那么他们为什么要为保护可以随时剥夺一切的政权?

秦不再执行中央集权制,那么历史在这里又产生了变化,有了始皇帝的“前车之鉴”,后面的政权想要再执行中央集权的难度在不自觉中被无限放大了。

“太子也不赞成中央集权吧?”吕哲看似无意的又问了一句。

“回主上。太子一直都反对集权,他认为无人可以拥有那么大的权力,绝对的权力所带来的必将是没有限制的*。因此恶了陛下才被发配北疆。现在陛下放弃集权,又正式册立太子,也是在安抚众臣、黔首。”董翳卖身投靠,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呢?

吕哲明白了,近期以来秦国的任何动作都与国策的变化有关,既然又要走分封的老路子,那么封谁为王其实也就不存在太大阻力。他被封王亦是秦国国策变化的一部分,不全是因为忌惮。

历史记载中的扶苏是一名仁慈孝顺的人。没有始皇帝的首肯什么都不会去做,那么也就是说始皇帝也意识到天下局势的变换,或许扶苏能够为大变之后的秦国寻找到一条出路?

吕哲知道所想要知道的,送走董翳之后唤来列为高层。他将秦国的变化用很简洁的语言复述了一遍。最后问:“我们应该怎么取舍?”

不是军议,是询问日后该怎么对待改变了国策的秦国,蒯通这个军师不会第一个开口,很多没有想明白的人也不会说话。

张良已经确定被韩王借出,他现在是以外臣身份效力于吕哲,若是想要快速站稳脚跟,心中又有见解的话倒是适合第一个开口。

帐内良久无声,吕哲环视那些在沉思的人一眼,看见张良并无沉思神色。鼓励道:“张先生若是有见解不妨讲来?”

张良立刻拱手为礼:“回君侯,良确实有一些见解。”

吕哲脸上带着微笑:“那请张先生道来。”

在张良眼中,秦国在这当口改变国策有利有弊。

利是放弃集权重新让国内众派别的利益得到保证。期望那些豪门大族可以在国难当前的情况下为国效力,显然秦国的高层封地不会被收回,有望分封之下确实是在一起奋发了起来。

弊的见解却是与吕哲一致,认为高层是团结了,但是被牺牲了利益的中门小户必将会成为秦国甩不掉动乱的诱因,日后秦国恐怕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君侯的‘中产为国家基石’很有独到看法。一国之中的中产者稳定,国家哪怕是有忧愁也能使社会不产生重大动荡。良斗胆猜测。正是因为中产者对国家的重要性,使君侯极力的在治下扶持,为的就是使人有产,为保护自己的财产不失拼命的勇气。”张良语气不由自主变得羡慕:“君侯八郡的土地可以扶持起无数中产者,这些人将是最为维护您的人,也会成为您的王霸之资。”

说得比较模糊,不过想要表达的意思很清楚,张良已经看到了一个国家的结构核心,也明白了中产阶级的重要性,话中为秦国为巩固高层牺牲中低层感到可惜,万分的祝福发现这一社会核心的吕哲能取得良好成就。

有许多是张良没有提出来的,不知道是没有发现还是不愿意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