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出宫后,没有径直回家,而是往王家去,他还得去见一见太上皇李渊,把李世民的想法说一说,至少李渊这里有一个准备,事情也能比较容易完成。
房玄龄到了王家后,是在后山见到李渊的。他先是向李渊问安,然后就直接说了李世民希望李承乾、李泰能在王灿身边学习的事情,但因为王灿不愿意收徒,所以眼下只能是选择折中的方案,让李承乾和李泰到李渊膝下尽孝,然后趁机向王灿请教,以期能得到王灿的教导。
李渊听到后,也是点头颔首。
李世民的做法不错。
是为儿子着想的。
李渊沉声道:“这一事情,朕知道了。你回去告诉皇帝,让承乾和青雀来便是。”
“是!”
房玄龄立刻就应下。
对李渊来说,他虽说和李世民化解了芥蒂和矛盾,但和李世民之间,还真没有多少的话可以说,可是对于膝下的孙儿,李渊却是极为喜爱的。
要知道李承乾的名字,是李渊取的。李渊对于小时候的李承乾,很是喜爱的。只是这些年,随着李承乾年长,而且他也忙于事务,便见得少了些。
可祖孙之间,却是情谊极好的。
房玄龄道:“太上皇,臣这就回去禀报。”
“去吧!”
李渊点了点头。
他望着房玄龄离去的背影,眼中有思索神情,皇帝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两个孩子来了,能否学到王灿的手段和智慧,那就不得而知了,一切得看两个孩子自己的。
房玄龄出了王家,又径直往东宫去。
从永兴坊到东宫,距离不远。
而且东宫位于皇城的东面,很容易就能抵达。
当房玄龄抵达时,李承乾正在读书。如今的李承乾,不过是十一二岁的年纪。但心智却已经成熟,而且李承乾颇为孝顺,深得李世民的赞许。
历史上的李承乾一开始,的确是极为聪慧的,且处理政务也是井井有条,对待朝臣老师,那也是颇为礼敬,堪称举世称善。
都赞叹李承乾作为太子礼贤下士。
是极为不错的。
然而随着李承乾的年长,李世民无比的宠溺李泰,甚至于李泰原本该去封地的,李世民却是特许李泰不需要去封地,把李泰留在了长安,形成了对李承乾的威胁。或许一开始,李泰并不懂事,没有对李承乾有威胁,李承乾也是兄友弟恭,对弟弟极为关切。
可是随着李泰的年长,尤其李世民的器重,加上李泰很能讨李世民的欢心,李泰身边自然而然形成了一个班底,有了一股力量推动着李泰夺权。
李泰的针锋相对,使得李承乾压力大。
切长孙皇后死去后,缺少了一个能协调李承乾内心的母亲,李承乾又因为坠马摔伤了脚,到最后形成腿疾,完全是无法正常走路,使得李承乾渐渐变了。
彻底不再是那个良善聪颖的太子。
而是一个内心充斥着无尽猛兽的太子,最后走上了起兵谋反的道路。
当然,李世民其实也器重李承乾。
甚至于处处为李承乾着想。
李世民给李承乾的班底,那是极为强的,都是饱学之士,且都是朝中有影响力的人。可偏偏李承乾早已经堕落了,即便是李世民想要把李承乾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储君,却是已经晚了。
如今,李承乾却还没有变化。
李承乾见到了房玄龄,脸上神情谦逊恭敬,起身道:“房相!”
房玄龄道:“太子折煞微臣了。”
李承乾问道:“房相今日来,可是有什么事情吗?”
房玄龄道:“陛下有旨,请太子和越王殿下,前往永兴坊王家,在太上皇膝下尽孝。”
李承乾一听到后,心念转动,旋即问道:“房相,可是皇祖父身子出了什么问题吗?陡然间,也没有半点的风声,就让我和二弟前往。”
房玄龄也不隐瞒,开门见山道:“回禀太子,之所以让您前往。原因很简单,是借着在太上皇麾下尽孝的机会,尽量得到王灿的指点。如果能拜王灿为师,那就是最好的了。”
李承乾闻言,顿时了然。
对于王灿的一个情况,李承乾也是知道的。王灿对于大唐来说,对付他的父皇、皇祖父,乃至于对于他的母后来说,那都是大恩人。
除此外,王灿又救治了长孙无忌的夫人,也是救了李承乾的舅母。
在这些关系下,李承乾对王灿颇有好感。
尤其王灿的年纪,比他大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