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武神,是第一个“不由人制造的人格覆面”。
或许是为了羞辱,或许是为了纪念,又或许只是在宣示胜利。总而言之,万机之父确实以侠客的方式,将武祖的一小部分记忆存储在网络之上。
这一部分记忆,是纯粹的“对事件的记忆”,不存在任何“知识性的记忆”。
换句话说,你就算阅读这份记忆,得知了“武祖向山在某年某月某日上了一节课程”,你也只能记起这一节课程上,向山大概有没有走神,有没有做笔记,这一节课他是觉得“有用”还是“无趣”,而不会知晓这一节课的具体内容。
这当然是一种限制。
向山是学术界改革的发起者,也是新技术革命的主导者之一。他知晓现代工业所需要的种种基础与前置。而漫长的反抗生涯,又让他强迫自己记下了太多工业机械的设计图,以及金属的冶炼法。
这一部分东西,在生物脑与存储器当中都有备份。
如果这些记忆也被上传到了网上,那么反抗的火焰自然会在全世界被点燃。
所以万机之父最先上传的内容,也只是对于“事件”的记忆,而不包括“知识”。
而且,他也对这些上传的内容进行了审核,尽量避免有心人可以从这些“事件”之中提取知识——这种事情,就好像一个学生,在考场上冥思苦想之后,突然回忆起老师上课讲过的一句话,进而取得了“知识”一样。万机之父保证了这种事情不会发生。
而侠客们则认定,万机之父上传的记忆,极有可能是断章取义,扭曲武祖的形象的。
所以,向山过去的友人们,也往这个链条上传了自己关于“向山”的记忆。
他们也顺便补上了大量关于“技术细节”的内容,补上了知识性的记忆。
侠客们盼望,有人能够阅读这份记忆,获取勇气与“反抗的力量”,成为新的侠客。
当然,这一条区块链一度也确实成为了这样的东西。
但是,随着第四武神在某个太空城诞生后,事情就变味了。
第四武神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贫苦少年。他生活在那个太空城市的“边缘结构”当中。这些结构与太空城主体的对接并不稳定。随着卫星城的自转,甚至都有些摇摇欲坠。
自然人的宇航员如果不穿宇航服就暴露在这种环境下,多半会因为低压反应而倒地不起。也只有基准人才能忍受这种恶劣环境。
这是穷人居住的地方。
他们是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出现的“多余的数字”。太空城里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处,这些家伙也没有渠道获得前往行星或者其他太空城的机会,只能居住在这如同违章建筑一般的太空窝棚里。
第四武神的过去是如此的薄弱,以至于没有人知道他成为“武神”之前的过往——这一切都没有留下任何记录。
当时,他杀死了想要破坏卫星城边缘对接口的黑帮分子——起因是这些黑帮分子发觉无法从边缘区居民身上榨取油水,于是打算破坏对接口,让这些居民暴露在太空环境之中,最后回收那一小块“街区”的所有材料与有机物。
“向山”杀死了他们。这是他的第一战。
之后,他将那个太空城打造成了第一个孤悬于星球之外的侠义根据地,并逐步攻略木星附近的太空城市,掀起了巨大的浪潮。
大约是在土星附近,一名古老的侠客对他说道:“我觉得,你确实是‘向山’。”就连向山的朋友都觉得他确实与向山一模一样。
第四武神的目标,应该是依托太空城市群,组建一支侠义武装,继而占据木星资源吧。
但是,太空城的体量终归是太小了。
最终等待这些城市群的,是跨越了数十光秒的高能粒子流武器。
这些武器以光速贯穿了城市的核心。
那一日,就连地球上也能看到木星周围闪耀的“微尘”。
第四武神或许是死在超视距轰炸之中,或许又在木星宙域与阿耆尼王率领的军队展开了激战,然后才落败身死。
这已经是快两百年前的事了。
之后第六、第七、第八武神,也都是真性人格覆面无疑。
第五武神则属于“来源不明”。这种事情,终归是让侠客与庇护者双方都感到了异样。
但是,区块链最大的特性,就是难以修改。扭曲区块链本身所需要的计算力资源实在是过于庞大,与“写入”所需要的资源很不对称。
而由于无数侠客的上传,无数武学的汇总,这个区块链,已经庞大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
不过,好在“成为武神”也并非简单的事情。
这并非是像绿林共同记忆那样,直接灌入大量灌入大量的“感官刺激”就能完成的过程。
在成为武祖之前,记忆的阅读者就必须先发自内心的认同武祖的理念,然后日复一日的思考它,模仿它,去扮演武祖,训练自己的大脑来容纳武祖的“行为模式”。
如此,武祖的思想,才会回荡在那颗大脑的神经元之间。
武神才会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