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直本就是个雷厉风行的人,从杨峥这儿出来后立即去了乾清宫接着授课的机会,将厂卫的坏处一一说了个遍,由于权力缺乏限制,东厂和锦衣卫通常为了邀功请赏而罗织罪名,不择手段地扩大牵连范围,制造的冤假错案不胜枚举,加上厂卫大多拥有特权,无形中令他们可胡作非为、贪赃枉法而又得到了皇帝的“屏障“保护,造成了社会的混乱不堪。所以当年太祖皇帝才将自己一手打造的锦衣卫给废除了,虽说后来永乐时得以恢复,但锦衣卫恶行还是不少,小皇帝虽在深宫但与锦衣卫、东厂所作所为并非一无所知,加上王直在一旁提点,小皇帝算是明白了其中奥妙,当日就下了圣旨,大概的意思就是这事儿都捕风捉影的事,还需查个明白,在朝廷没有查明白之前,朝廷不再就这件事继续争论下去,至于王公公提的商业税这事儿,小皇帝思来想去觉得还是过了些,所以这事儿也就此作罢,至于其他放些日子再说。
群臣一看皇上如此,也没了当初豁出去的心思,加上王文等人早在杨峥哪儿得到了暗示,纷纷退了战斗,大人物尚且如此,那些小虾米自是不敢再说什么,一场轰轰烈烈的争斗很快就回复了平静,也亏得杨峥下手快,否则还真就着了王振的道。
自得了主意,王公公以不顾一切的姿态杀入了战场,首先是让自己的人马与王文的都察院,六部给事中杀气腾腾地展开口水大战,光是这些还不算,上的奏章足足有半人高,每人每日是三分,只要成功引起了争论,王公公大手笔要官给官,要钱给钱,要名头给名头,甚至是女人也随之送上了庙堂,得到了好处的言官自是人人卖命,上的奏疏如雨后春笋一般送入了皇宫,这还不算户部、兵部、工部、算上南京的给事中,一共三十二人联名上奏,与争论之中直取三军主帅都察院王文,可怜的王大人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被自己人捅一刀,而且刀子通得还不浅,这些人得益于锦衣卫、东厂番子无孔不入的手段,将王大人芝麻绿豆大的毛病事无巨细查了个底朝天,王大人虽说是个清官,但尚未做到水至清则无鱼的地步,偶尔去了一趟青楼,收了下属几个文人字画都被给事中无限放大不说,还频频上升,这个弹劾王文昏庸无能,难以胜任都察院右御史的官职,有的说抓着王文的私德不放,一番骂下来差点没让王大人一头撞死在金銮殿上。
但说一个王大人还看不出王公公的手段,就连六部的不少尚书也在其中,短短一日的功夫,科道、六部的官儿株连无数,以致都察院与六部都关了门,躲在里面对王振破口大骂不说,还默写了不少自辩书。
王振本就是有意将这趟水搅浑,凡是能扩大局面的人员,一个都不放过,所以凡是京城衙门的官一个都不放心,就连一直置身事外的杨峥也没能幸免,上奏的奏章大意是说杨峥“首鼠两端““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既无主见,也无能力,更无作为的人,特别是入主文渊阁的这十年时间里的作为,和前任三杨内阁的大刀阔斧的政绩相比,实在是过于平静,以至于有点波澜不惊,这样的一个庸才坐在了内阁首辅的位置上,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建议小皇帝速速罢免杨峥,好给朝廷选些真正有才情的人来主持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