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第六二八章 汪精卫跑了

2023-09-20 作者: 豫西山人

汪精卫这个人啊,历史上曾经为草命奔走呼号,甚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有过非常辉煌的历史()。

1893年5月4日,旅居广东番禹县的浙江客商汪椒家门口燃起了岸里啪啦的鞭炮,他的填房吴氏给他生了个男孩,取名汪兆铭。第秀才,弃文从商,肚子里有点墨水,又是老来得了,内心的欢喜是可以想象的。因此,从五岁开始,汪兆铭就开始认字。

汪椒喜欢王阳明哲学和陆游的诗,老年老眼昏ua,只能由爱子为其朗诵。阳明哲学和陆游的豪放文风由此深深地影响了少年汪兆铭。

由于父母相继谢世,汪兆铭口岁就开始去教私塾,旧岁以广东乡试第一名的成绩考中秀才。称得上是翩翩美少年、浊世佳公子。

1904年,两广总督岑春煊选派50名〖日〗本政法大学速成科留学生,21岁的汪兆铭一考即中,乘船到了〖日〗本,依靠每月30日元的公费开始留学生涯。

这个时候正是日俄战争时期,〖日〗本为了赢得战争,全国动员,每当有前线战报传来,老师都会停止讲课,组织学生学习报纸上的新闻()。

〖日〗本人上下一体团结爱国的精神,刺激了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各种各样的草命党开始出现。既有主张改良的以康有为、粱启超为代表的保皇党,也有主张通过暴力草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草命党。一时间,糜集在〖日〗本的一万名留学生竟然形成了草命的大本营。

汪兆铭由于学的是政法大学的速成科,受卢棱宣扬的西方〖民〗主政治思想影响,自然视****的清政府为万恶之源,一心一意要推翻**的封建王朝,建立西方式〖民〗主共和国。

当时的草命党,势力最大的,是孙中山领导的广东派的“兴中会”黄兴、宋仁教的湖南派“华兴会”章炳麟的浙江派“光复会”。黄兴在留学生中号召力强”但身材矮小的孙中山却提出了一套“三〖民〗主义”的主张,汪兆铭是广东人,又心仪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自然要加入“兴中会”了,并且凭借自己的才思和擅长演讲,很快就脱颖而出。等到孙中山联合黄兴、宋仁教的湖南派“华兴会”和章炳麟的浙江派“光复会”成立“〖中〗国同盟会”的时候”汪兆铭以主要发起人之一的资格”当选同盟会评议部部长。而此时的同盟会只有三个部。

作了同盟会评议部部长的汪兆铭,取精卫填海之意,改名汪精卫。

到了1906年冬的时候,同盟会共发动了六次武装起义,全部失败,牺牲了许多年轻的草命者。这个时候,粱启超等保皇党趁机批评草命党的暴力草命。

现代人评价民国人物的时候,往往会感到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有时候会出现混乱。这主要是因为他们都是探索者、先行者”许多问题他们自己都弄不清楚,只是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粱启超就很复杂,他是中国近代思想界巨擎,和康有为一起发动了康粱变法,一生著述颇丰,不停地探索救国救民之道。百日维新失败后,粱启超东渡〖日〗本,仍然主张维新改良。当然,粱启超后期放弃了改良主义。

粱启超是大文豪、大思想家,批评人的话也格外尖刻,他说草命党的领袖们自己躲在海外”却唆使年轻人去送死是远距离草命家()。这个说法在海外华人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掀起了一股批评草命党领袖的风潮。同盟会内部也有人开始反对孙中山,主要是两点:一个批评孙中山作风独裁”一个批评孙中山挪用草命经费。结果同盟会内部出现分裂,章炳麟宣布退出。

在这种情况下”汪精卫北上北京,开始了他刺杀满清摄政王载沣的义举。虽然最后刺杀没有成功,汪精卫也被捕入狱,但汪精卫因此壮举成了举世瞩目的勇士。

汪精卫另一个政治资本就是撰写了孙中山的“〖总〗理遗嘱”。当时,孙中山在北京病危,但是孙中山一不指定国民党继承人,二不留遗言,汪精卫等人非常着急,就由汪精卫起草了《〖总〗理遗嘱》,逐字逐句念给孙中山听。孙中山听后没有修改一个字,非常满意。也就是说,国民党天天挂在墙上、让党员记在心里的《〖总〗理遗嘱》,实际上就是汪精卫的东西。

有雄厚的政治资本,又不贪、不嫖、不赌、不抽,还不恋权,汪精卫在国民党内有很高的威望。但是,从辛亥草命成功到现在,〖中〗国什么时候真正和平过?一切都得有枪杆子说了算。擅长演说的汪精卫遇上擅长军事的蒋介石,结果可想而知。几番争斗下来,蒋介石成了国民党和中华民国的实际领袖,汪精卫成了第二号人物。

抗战开始之初,蒋介石、汪精卫都是主张抗战的。蒋介石发表了著名的庐山谈话,汪精卫的谈话同样鼓舞人心。他曾情绪激昂地说:“数年以来,国民政府不恤以最大之忍耐,期待中日两国有真诚携手之一日。卢沟桥的炮声,使〖中〗国实已濒于最后关头了。过此一步,国家民族的命运,便将陷于永劫不复之深渊,所以我们不能不以一致之决心,殉此最后关头。”“目前时局已临最后关头,因此,我们要有绝大的决心与勇气来牺牲……我们如果不牺牲,那只有做傀儡了。”

蒋介石性格坚韧,凡事不到最后一刻不轻言放弃,主张以空间换时间,对大片国土沦陷有心理准备()。汪精卫性格冲动,往往走极端。一遇难题,动辄辞职。淞沪会战后期到南京陷落,汪精卫的思想急转直下,对抗战前途失去了信心。这个丧失信心,可不单单是对战局丧失信心,还包括对国民党政治丧失信心。

八一三上海抗战时,汪精卫是坚决的主战派,身为行政院长的他,曾一心支援十九路军抗战,采取了不少措施。但他发现”无论是〖中〗央军还是杂牌军,他连一兵一卒都调动不了,包括丢掉东北的张学良,都不听他的号令!汪精卫曾经三次派人去督促张学良向北出兵,牵制日军,增援上海战场,结果张学良把汪精卫的特使请到八大胡同天天喝酒。民国元老章太炎看不过”拄着拐杖去找张学良”但张学良满脑子都是美女,哪里愿意去打仗。他要愿意打仗也不会把东三省给丢了。最后张学良给汪精卫开出的条件是部队可以出动,但每天需要拨给军饷500万元。山西的阎锡山不错,但只答应给十九路军支援十万颗手榴弹,其它的就不说了。直到十九路军被迫全线撤退、八一三抗战结束,汪精卫也没能为十九路军调来一支援军。到此,他算彻底把〖中〗国各路军阀的嘴脸看清楚了。

周佛海、梅思平、高宗武、陶希圣、胡适等人也不停的盅惑,让汪精卫认为蒋介石的焦土抗战只是唱高调。认为〖中〗国无论在经济、军事还是武器都与〖日〗本相差太远”比较倾向于与〖日〗本人谈和。那篇,就是汪精卫思想转变后的〖真〗实写照。胡适还给他们这个小团体起名“低调俱乐部”。只不过胡适这人政治上善于投机,参加低调俱乐部主张和议是为了抬高他的政治地位,在蒋介石为了加强与美国关系、于九月十七日任命他为驻美大使后,就与低调俱乐部脱离了关系。

两国交战”无论古今中外,都会存在主战、主和两派。汪精卫开始主和,并不等于他那时候就开始想当汉奸,蒋介石开始的时候也并没有关闭与日和谈大门,德国大使陶德曼就曾居间调停中日战事,只不过〖日〗本人胃口太大没有成功而已。假若〖日〗本人当时同意终止战争”退出华北、华中,只要求国民政府承认满洲国和他们在华的一些特殊权益,蒋介石一定会同意停战,转而集中精力对付**的。但〖日〗本人利令智昏,仗着坚船利炮”非要彻底灭亡〖中〗国,和谈自然是不行了。汪精卫的主张在国民党内部也就没有了市场。

高宗武〖日〗本之行,让蒋介石断绝了与日和谈,加上由八路军的战绩和刘一民在徐州与蒋介石的长谈,蒋介石对抗战胜利充满信心()。这让汪精卫主张由蒋介石出面主持与日和谈的愿望彻底破灭。

汪精卫不同,他在〖日〗本时间长,对〖日〗本的国情了解甚深,认为八路军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些胜利,那是钻了〖日〗本人的空子,只要日军集中兵力对付八路军,那八路军就会马上被打垮。因此,高宗武〖日〗本之行,在蒋介石断绝与日和谈的同时,知道〖日〗本政府有意让自己出面组织新政府、代表〖中〗国与日和谈的汪精卫彻底晕了,忘了自己枪无一条、兵无一名,决心丢下蒋介石,改由自己主导与日和谈,走和平救国道路。

随着武汉会战后期局势恶化,汪精卫开始跳出来了,频频约见外国记者,重弹和议老调。这一下,惹恼了坚持抗战到底的人们。第二次大会上在重庆召开,爱国华侨陈嘉庚从新加坡发来的《电报提案》只有11个字:“官吏谈和率者以汉奸论罪。”汪精卫大受刺激,诡辩说“孙〖总〗理常说和平救国,如果谈和平就是汉奸国贼,那么〖总〗理也是汉奸国贼了”。

武汉、广州一陷落,汪精卫就派梅思平、高宗武作为他的全权代表与〖日〗本秘密谈判。《重光堂密约》签订后,汪精卫召集周佛海、梅思平、陶希圣等人商议,这里面也有人担心,象陈公博就提出,此事一旦实行,汪精卫30年草命史就毁之一旦。

这个时候,当年那个一心一意推翻满清的勇敢的小姑娘、辛亥草命胜利后与汪精卫结为草命夫妻的陈璧君推了汪精卫一把。

陈璧君和汪精卫演绎过一段堪称传奇的爱情经历”但此时她已经不是那个只身北上营救汪精卫的小姑娘了,而是在权力场中打滚的领袖夫人了。这些年,汪精卫屈居蒋介石之下,陈璧君早就不耐烦了。只不过汪精卫不是蒋介石的对手,宋美龄又死死地压住了陈璧君的风头,她干气没办法而已。现在机会出现了,陈璧君不愿错过了。

按陈璧君的说法,汪先生和蒋先生在一起,永远没有出头之日,必须开创新眉面()。

汪精卫这人,不但思想充满矛盾,还耳朵软,许多事情都听陈璧君的。有些事,即令汪精卫不同意,陈璧君办了他也得认账。何况陈璧君总是一心一意替他考虑呢?

大盘子定了,但具体怎么办”方案就显得有点可笑了。汪精卫的设想走到云南去”建立一个有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方实力派参加的政府,与〖日〗本和谈,然后逼蒋接受与日和谈主张。

这种方案要是让正常人一看,都会扑哧一声笑出来,原因明摆着,贵州自从薛岳入黔后,已经彻底〖中〗央化。四川自从刘湘去世后,已经没有帅字旗了”而且川军主力已经分散全国各战场,被蒋介石控制得死死的。只有云南一个省还在省〖主〗席龙云控制下,别说龙云不一定会支持他,就算龙云支持他,黔军主力北上抗日,没有本钱又能如何?

汪精卫两口子不这样想,他们的设想是蒋介石搞独裁,不得人心,只要汪精卫树起大旗,必然应者云集,因为蒋介石以西南为大后方的战略与西南地方实力派利益冲突。

为此”陈璧君把孩子送走了,周佛海、陶希圣也找借口到云南去了。陈璧君甚至两次飞到昆明,与龙云长谈”龙云也表态:“汪先生如果来昆明,我很欢迎”如果愿意由此出国,我亦负责护送,一切决无问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