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第八十五章 老熟人来了

2023-09-27 作者: 武昌鱼

安定至安塞之间虽然道路险阻,人烟稀少,但流民大军就食心切,行军速度竟比平常快了许多。斥候流水价将前方军情传递回安塞,整个县城一日三惊,有些富民缙绅开始逃离安塞,这几日延河上前往延安府城的大小船只川流不息,引得码头工厂区的工人也是人心惶惶。

另一方面在流贼大军的逼迫下,北部诸县大量百姓不愿被其裹挟,纷纷南下,避免了流贼声势的进一步扩大。虽在途中冻饿而死、被强盗所劫者不在少数,但在吴为派出大量人手携带粮食物资沿途接应的情况下,大部分人还是顺利到达了安塞。有亲眷同乡先期在此安家的自去投奔不提,其余无处存身者亦为数极多,因县城内外人口已近饱和,吴为禀明李县令,将其均迁往延河南岸安置。

众百姓虽得吴为接济,究是寒冬腊月,仍是捉襟见肘,困苦不堪。吃食倒还是其次,当务之急是要给他们找个容身之处,不然以他们身上单薄的衣裳,这陕北的朔风可万万经受不住。因土壤被冻得极硬,一锄头下去只留一个白印而已,开凿窑洞变得不大现实,无奈何,吴为只得辛苦自己,从现代紧急调运了一批救灾用的帐篷过来。这是某高寒地区地震后用过的,虽是更换下来的旧货,但用料扎实,防寒效果着实不错。明末的流民们也不讲究,只要有一个可以遮风寒的庇护所就谢天谢地感激不已,十数人挤一个帐篷也毫无怨言,反而觉得更加暖和。吴为又号召众商户捐了不少棉衣被服之类物资,自家则带头出钱出粮将一众流民的燃料、口粮供应之类大头全数包下。各方努力之下,众百姓很快就被顺利地安顿了下来。

播种的时节已然错过,且又天寒地冻,组织他们开荒是不成的,这许多劳动力闲着是巨大的浪费,何况不要说吴为,安塞的众商户做了这许多投入,也应该要取得回报,不然下次再要他们当冤大头就不容易了。吴为索性投入巨资,在南岸新建了一个码头,围绕码头又规划了一个工业区,并公开招商募股。吴为的名字现在就是财富的代名词,先前不少外地商户因来得晚了,没有占到好地段,此时见有了机会哪里还会放过,更不用说此举还可以示好吴为,当即纷纷响应不迭,就连本地商户看得此新区前景广阔,也多有在其地投资兴业的。一时之间延河南岸成了一个大工地,轻易就消化了大量的流民劳动力,这些举措不仅符合众多民间资本家的利益,也避免了流民们闲来无事,多生事端,各方都极为满意,算得是实现了多赢。

被“二王”裹挟的数万流民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从榆林出发,至安塞一路不下四百余里,道路难行,且又乏食,沿途受尽了苦楚,不知有多少老弱妇孺都辗转填了沟壑,而因为陆续又有新人被其裹挟,这支流民大军直至临近安塞,规模竟还增加了不少,但与当初起事时相比已现颓势,不复再见当初一夫倡乱,万夫景从的盛况了。说起来这与安塞县也有一定关系,本来越往南边人烟渐密,这些都是流寇裹挟的对象,而安塞之前数月之间就已安置了6万余流民,现在大批百姓为流寇兵锋所迫,也都扶老携幼投奔安塞而去,留在当地的居民比之历史上要少得多,大户更是跑得一个不剩,流寇大军有时竟陷入野无所掠的窘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