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4-0
弘农的蜀军和异族联军一直休息了四五天,这个时候四面八方的消息才先后传来。原来在刘禅与姜维收异族为自己羽翼的同时,早已派出了数路人马分袭附近的各城县。
文鸯,杜珍,赵统,马脩等人兵分数路,趁着潼关和弘农的战事还无人知晓,依旧是扮作魏军诈取城池。等到魏军知道了消息,整个弘农郡已经陷落的七七八八。余下的几处兵力有限,被蜀军加紧猛攻,终于也是城破投降。
捷报连续传回,的异族各首领更是敬佩不已。都以为军队停驻在这里没什么事做,谁想到蜀人双管齐下,已经平定了整个弘农郡。用兵之道到了这个份儿上,各族偷着庆幸不是汉军的敌人。
魏军的许昌保卫战显然迫在眉睫,有吴军的强势压境,相信就算知晓潼关已失,魏人也调不出什么兵力。若是这样,摆在蜀汉君臣面前的难题就只有一道了——接下来的行军路线。
依照和东吴签订的盟约,司州部分是以函谷关为界,一分为二。蜀军若是继续挥军向东,兵锋所到便是函谷关,攻破函谷关就是洛阳。诚然可以先攻下洛阳,便于接下来的进军。但洛阳乃是属于东吴的那一份儿,姑且不说吴国一方是否理解和愿意,只是增加双方的矛盾这一点就让人觉得不稳妥。
依照盟约的路线进兵,只能前往弘农郡的新丰县,在新奉收集船只,渡过黄河北上并州。这样做也是有隐患,洛阳和函谷关在下游随时可以出兵骚扰,弘农郡必然要留下重兵。
并州的魏军固然不如许昌那么多,但一向是以骑兵和骁勇善战闻名于世的。蜀汉的骑兵较少,又要分为两部,渡河北上的兵力若是少了,恐怕还真打不开并州的局面。
所谓兵贵神速,能做到这一点,便可称之为名将。可心有余力不足的蜀军已然是强弩之末,做不到这一点了。
异族必须要安抚和尽快的整编,渡河的船只要加速的打造,同时还要有没有机会攻下函谷关乃至洛阳。出一两万偏师倒是不伤体力,主力军队必须留在弘农,消化掉异族联军后才能行动。
刘禅和姜维注定要兵分两路,一路固守已有的土地防范魏军,另一路北上渡过黄河继续开疆辟土。异族眼下是没有贰心,所以更要趁着这个时候完成军队的整合。否则一旦遭遇强敌,军队的指令不能统一,汉族和异族的矛盾不能化解,内忧外患的状态是最差的,也是最不愿见到的。
这个时候宁可停下脚步,也要把自身稳固住,再图进取。眼下有东吴牵制着魏国,蜀军还不趁这时候喘一口气儿?
各族的族长担心很多问题,其中最为头疼的便是自己的军权。指挥权交给汉人,等于架空了自己。如果不是因为异族和汉族毕竟有所区别,族长们还真不敢把权力交出来。即使是这样,各族长依旧是担心长久以后,情况会发生变化。
姜维打小儿就生活在天水,熟悉各族的习性和战法,更知晓这些人的心思。不同族群都由汉人指挥,不说矛盾不断,至少各族的军士都会有所怨言。诸葛武侯留下的“异族政策”说的很清楚,攻心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