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制度是“将不专兵,兵不私将”。明朝的兵和将不是在一起,而是分开独立的,需要打战的时候才集结一起。这样能够防止大将拥兵自重造反,但是作战起来,则是效率低下,管理混乱和训练不足。
兵源问题就是“垛集军”。“垛集军”就是把大批人民划为军籍,世代相传。一般把自己的对头变成垛集军的来源。也就是军户。
军户的生活相当悲惨,他们被强制的军事屯田,世代不得脱籍,军饷微薄,战时做炮灰,平时做苦力,逃亡则采取连坐,强制亲戚家人代替。这样的兵源先天缺乏强大战斗力和高昂的士气。而且这种“为战而战”的“职业”士兵很容易军心涣散,厌战心理很强。从神宗开始,又采用了募兵制的征集部队方式。一般结果是民众将军饷一抢而空,然后四处逃命。
养兵问题。明朝实行军事屯田制度,的确是自力更生,不花国家的钱。但是在战争时期是行不通的,如果皇帝以可以屯田为借口克扣军饷,很容易导致兵变,军人生活已经困苦不堪,还要克扣正常开销,只会使得军队缺乏训练,战斗力低下,并且毫无斗志。战争时期军饷是极其严重的问题。
军官问题,想要上升一步,只能以钱来谋升官,升官后自然要千百倍的剥削回来。军队的管理这也是这样,军官大肆贪污,虚报兵数。于是军费开销越来越大,户部这儿越来越没钱,只有加重老百姓的赋税。就这样矛盾越来越激烈,军事问题却没有解决。政治上的战略直接影响着战争的战略。这是军队军官**的最大根源,也是所有末世最主要的原因,国家是强大的统治工具都毁了与了**之中,一旦遇到了风吹草动,这就是相当危险的。
以上的种种军事制度,就是大明战斗力低下的最大根本原因,皇上当然受不了这种局面,所以自己去组建、训练亲兵。实践说明,皇上的这一步走的相当的英明,直接扭转了大明与异族之间仅仅是以防为主为全部的军事政策,从而能走出城池,可以打野战、打大仗、打胜仗。这让全国均为之一震。
至于皇上如何安排那些没有入选亲军预备役,或者以后也不可能有入选机会的兵将,这样的问题还真不是他一个做臣子的应该说的。大同精忠队剩下的兵,皇上的确是给安排了,要他们去岱海还是归化城,但很可惜,那些兵根本不听。
ps:下周的推荐是,分类图片轮转推荐,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神器。是不是能让梦难成走的再远一点。
各位阎应元这位最大的抗清英雄都不知如何是好了,给个面子,赞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