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第三四七章 好一座樊楼

9个月前 作者: 狼太孤

樊楼,最初是宋代商人们卖白矾的地方,所以一开始称之为“白矾楼”,后来因为聚集的人多了,就转变成了酒楼。酒楼其实并非一家,但人们误以为其老板姓樊,以讹传讹传开,白矾楼到白樊楼。

宋徽宗这个风流皇帝,在位时曾经几次把樊楼扩建,并改名为“丰乐楼”,不过樊楼的称呼早已深入人心,所以许多大家还是习惯于称之为樊楼。

首先,樊楼高达三层,加上顶端凉亭有四层楼高。别以为三四层楼很矮,古人限于技术和财力等,基本不盖高楼,从“清明上河等名画也能发现,当时普遍是一二层楼,就连皇宫三层建筑也少。

其次,樊楼由东、西、南、北、中五座楼宇组成。三层相高,五楼相向,朱门绣窗、古色古香、十分气派。飞桥栏槛,明暗相通,宾客影影绰绰。

整体建筑高低起伏,檐角交错,富丽堂皇,占据了大半条御街。集吃、喝、游、乐、购融为一体,是东京汴梁城中,乃至当代最繁华、最顶级的娱乐场所。只要肯花钱,霸气如帝王,快活似神仙。

此地非一般人能消费,多是达官显贵和风流才子钟爱留恋之地。曾经什么柳七郎跟赵香香,徐冬冬等玩得火热,傍着几个娼妓风流快活,才名远播。

李四犹如导游般滔滔不绝地为众人讲解樊楼的来源和各种趣事。众人远远望着气派的建筑群唏嘘。

尚桂花柳眉紧

起,望着远处寒冬还穿着很少暴露送客的风尘女子,斜斜地瞥了眼王进:“果然是个销金窟,本公子站这么远,都能闻到那股风尘味。”

王进没有理睬女人的话里有话,而是严肃的说道:“这种行业的红火,说明社会观扭曲了。谁吃饱了没事干会做这种事情,她们大多是可怜人家。我们应该要怀着博爱的心情看待,不能有偏见。”

“嘿嘿,照顾她们生意,扶贫穷苦人家。”王进在心里嘿嘿怪笑,加了一句,脸上却不敢表露分毫。

这栋樊楼的历史上很有名。

是因为风流皇帝宋徽宗,连带名妓李师师流传千古。

传言宋徽宗之所以认识李师师,说是蔡京,高俅,童贯等人怂恿之下来到樊楼,这种说法基本上胡扯。领导跟你关系再好,但原则上的事绝对要回避开。何况是一国之君跑来嫖娼还要不要脸?

另一种说法比较可信,当时宋徽宗身边有一个叫张迪的宦官,而张迪在进宫之前,经常出入汴京城的风月场所,在这位宦官的带领下,赵佶趁着天黑,乔装来到了李师师所在的酒楼成就风流之名。

一个皇帝混得还不如一个柳七郎!

王进又想起几十年前柳七和赵香香的故事。可能是干得太狠了,宋朝第一软饭哥却死在女人家里。来到汴梁城不看看千古名妓李师师,那就是白来。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看名妓非男儿。

王进看着繁华的街道

,一甩脸,带着众人踏入其中。

“李四,樊楼里是不是有两个表子?一个唤做李师师,一个叫赵元奴,是不是和赵佶打得火热的?”

王进冷不丁的问话,李四吓得哆嗦,四处张望,比划噤声的手势:“哥哥,不可高声,耳目觉近。”

“怕他做甚?男子汉大丈夫,要么不做,做了就得认。”王进拍拍汉子的肩膀,非常霸气的说。

“他要是敢来?我砍掉他的脑袋。”酆泰满脸凶神恶煞。

这是几个活爹呀!李四心里怪叫一声,却觉得有种胆气从心底升起来,一溜小跑冲到最前带路。

正是: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几个转过御街,见两行都是烟月牌。中间一家外悬青布幕,里挂斑竹帘,两边尽是碧纱窗,外挂两面牌,牌上各有五个字:“歌舞神仙女,风流花月魁!”

金碧辉煌的楼阁正门匾额上有李府两个烫金大字。相比其他楼门前人来人往,这里反而冷冷清清。

这也是很正常,汴梁城中,谁不知道风流皇帝赵佶幽会李师师?传言皇宫中有一条地道直通樊楼。皇帝的老相好谁敢来招惹?谁又敢跑来染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