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0103【广积粮,缓称王】

1个月前 作者: 很废很小白

日头猛烈。

朱吉骑着马行走在官道上,身后是长长的车队。

一辆辆牛车上满载煤炭。

前阵子,因为帮韩桢采购煤炭,去了趟寿光县,反倒侥幸躲过一劫。

此刻的朱吉还不明白发生了何事,随着临近县城,他终于察觉出一丝端倪了。

县城旁的小东河畔,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看样子是要挖开河堤,灌溉荒地。

等来到城门口,守城的差役也变了,换成了生面孔。

且一个个身穿竹甲,腰佩长刀,手持长枪。

抬起头,城楼之上影影绰绰,隐约能看到一队巡逻的士兵。

见到有商队,胡忠警惕的打量一眼。

他认出了朱吉,毕竟前阵子朱吉跑了好几趟小王村。

但胡忠还是伸手拦下。

“凭由!”

朱吉倒是没摆架子,笑了笑后,吩咐家仆奉上凭由。

胡忠不识几个字,可凭由是县衙开具,上面有独特的画押和印章字封。

只需看这些东西,便可知晓凭由真假。

否则整个北宋那么多郡县,难不成每个城门口值差的士卒差役都识字不成?至于造假凭由……基本上没有。

其一,官府印章是由专门的匠人雕刻,而这类匠人世代都为朝廷服务,寻常人根本接触不到。

其次,没有路引被抓了,了不起被当作流寇抓起来几年牢,运气好遇到官家大赦天下,很快就能放出来。

但如果伪造路引和官府印章,可是杀头的大罪。

造假难度高,外加处罚严厉,导致极少有人愿意这么干。

而有权有势的人,又根本不需要造假,比如朱吉,有常知县照拂,路引还不是随便开?

检查过凭由后,胡忠摆摆手,示意他们可以进去了。

骑着马进了县城,朱吉可以明显感受到,县城内的气氛有些不对劲。

怀着忐忑的心情一路来到县衙,只见右侧的薄厅热闹非凡,不时有书吏和税吏进出,脚步匆匆。

大堂内,常知县正端坐在大堂内埋头写字。

“哦,是元辰回来了。”

听到脚步声,常知县抬头看了一眼,又低下头继续书写。

朱吉耐着性子,一直等到常知县放下笔后,这才开口问道:“大哥,县城可是出事了?”

常知县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轻描淡写地答道:“前夜农民造反,杀进了县城。”

“啊?”

朱吉一惊。

忽地,他发现自家姐夫也有了些变化。原本那张世故圆滑的脸颊上,此刻竟有些意气风发。

恍惚间,他不由回忆起当初姐夫高中进士时,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的英姿。

见他愣愣地盯着自己,常知县询问道:“元辰为何如此看吾?”

回过神,朱吉不由笑道:“只是感觉大哥有些不同了。”

“有么?”

常知县一愣。

朱吉打趣道:“倒是有几分当年高中时的风采。”

闻言,常知县神色复杂。

不得不承认,这两日他过得极为畅快,曾经只能压在心底的想法,如今终于可以实现。

没了掣肘,整个临淄县任凭他大刀阔斧的改造。

兴修水利,整治胥吏,轻徭薄赋……每一件都是他曾经想干,又不敢干的事儿。

朱吉似是想到了什么,惊喜道:“对了,大哥平叛反贼,应当是大功一件。加上先前剿匪的功劳,怎么也该升官儿了罢。”

升官儿?

能有命活着离开临淄县,就算不错咯喽。

常知县苦笑一声,将昨夜发生的事儿说了一遍。

听完之后,朱吉面色惊骇,压低声音道:“大哥,如今韩二掌了县城,我等岂不是随时都会丢掉性命?”

“且宽心,那韩二还需仰仗我等帮他遮掩,精盐生意也离不开吾。”

常知县看的很透彻,韩桢若是想杀他的话,前夜进县衙时就已经可以动手了。朱吉还是不放心,语气担忧道:“那韩二只怕所谋甚大,到时若是举起反旗,定会连累大哥。”

常知县却摇摇头,解释道:“此人非是愚痴,深谙广积粮,缓称王之意。吾观他兵卒不足,军械未满,粮草稀缺,所以短期之内,决不会主动竖起反旗。”

“等他起势之时,我等早已带着钱财走马升迁,他造他的反,与吾何干。”

到了那个时候,朝廷非但不会怪罪,反而有可能会重用他。

毕竟我常玉坤在时,临淄县海晏河清,治下安平。

换了个人,就烽烟四起,两相衬托之下,这不更显得他有治世才干,手段高明么。

……

……

随着三百多名青壮战俘被编入军中,士兵数量扩展到了近七百人。

不少老兵得以升官,担任队正和都头。

军营校场之上,聂东正在教授新兵识军鼓,辨战旗。

眼下人少,且都是小规模作战,暂时还不用到这些,可往后就不一定了。

光是鼓的种类,便有好几种,搭配不同的旗帜,起到指挥军队的作用。

比如常说的鸣金收兵。

金鼓一响,便表示要撤退。

但具体怎么退,急撤还是慢撤,诱敌还是溃败,哪支部队先撤,哪支部队殿后,就需要配合金鼓旗了。

否则单凭鼓声,是传递不了如此复杂的信号。听上去似乎很复杂,其实倒还好,时间久了,士兵们自然能记住。

况且军中还配有专门的传令兵。

另一边,小王村内,韩桢正带着两千多名新村民展开建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