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宏朝的疆域,其实比起后世天朝疆域,还要大上一些。不过,在整个地理环境上,却和后世完全不同。
整个大宏朝的版图,在地图上来看,呈现一个不规则的五边形。而这个五边形的正中心,就是大宏朝的京城了。如果想到边疆,无论是东边的海岸线,还是南边的水网区域,还是西边的大漠,距离基本上都差不多。只有往北,距离反而会近一些。因为,在大宏朝北部,有一座天然的屏障,正好隔在了大宏朝和戎国之间。这座山脉,大宏朝称之为天山,而戎国,成为乌拉神山。不约而同的,两者都将这座庞大的山脉带上了一点神话色彩。
不过,天山也好,乌拉神山也好,却只是挡住了两国边境的东边一大半,却将西边暴露出来。而这大宏朝的西北,戎国的西南,就是两国交锋的主战场。
大宏朝版图中,以京城为中心,大约十点钟方向,也就是在西北偏西方向,有一座关防,被称为天关。这天关的东面,是天山余脉,虽然并没有天山主体那样,是一道难以跨越的屏障,但仍然不方便同行。而它的西面,准确说是西南面,则是一个海湾,在这里坐船向南可以一路直达泽国。它所处的地方,却是一片不算太大的平原地带。这里有山有水,土地肥沃,与另一个世界的大西北,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面貌。而这里,也是连接大宏朝和戎国的最重要的一个节点。
虽然这座余脉以东,还有好几个地方,地势甚至比天关这里还要容易同行。但,戎国却有些特殊。
戎国的疆域,甚至比大宏朝还要大得多,但大多数地方。特别是东部的大多数地方,都是很荒凉的,只有少数游牧民族存在。
虽然戎国本身,也是从游牧民族发展起来的,他们的骑兵,甚至大宏朝的精锐部队,也往往需要避其锋芒。但,他们的主体,现在已经有了定居的习惯,戎国也有不少相当繁华的城市。商业方面也有一定发展。不过,这些繁华区域,九成都在戎国西部。也就是比天关还要往西的地方。
天关分为南关和北关,其实,也就是两国都忌惮对方,各自修建了一个关口罢了。两座关口,都挂着天关的牌子。只是,为了方便区分,戎国的关口被称为北关,大宏朝这边,自然就是南关了。
其实,两座关口。并不是正南正北,北关是坐西北朝东南,而南关自然与其正相反。
两座关口之间。相距大约十七八里,说近,至少靠肉眼是不可能从一边望见另一边的。但若是说远,如果是骑兵,往来两关之间根本用不到一盏茶时光。
在两国没有战争的时候。天关就是两国之间最重要的商业枢纽。两国之间的通商队伍,九成以上。都是通过天关往来两国的。但一旦爆发战争,天关,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是戎国大军南下,还是大宏朝觊觎戎国的繁华区域,天关,都是不可回避的。
所谓兵家必争之地,就是说,一旦有战争,这里必然就是一片狼藉。而这时,用一片狼藉来形容这里,甚至都显得有些苍白。
南关,关城上。
整个关城,被浓浓的硝烟笼罩,一些尚未燃尽的火堆中,散发着莫名的气味,同时也在散发着一阵阵浓烟。火堆四周,散落着一些辨不清原貌的东西,看上去似乎是一些木材之类。
在这其中,夹杂着许多尸体,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肢体已经不完整了。即使是完整的,身上的衣甲,也早已破碎不堪,面目也都被烟灰熏黑。
不仅是这里,关城上下,到处都是尸体,铺满所有地面,甚至有些地方,比如城头几处地方,还层层叠叠地叠在一起。其中,还有许多破碎的刀枪剑戟,散落四周。
这些尸体中,依稀可以辨出,城内侧的,大多都穿着大宏朝边防驻军的衣甲,而外侧城头,还有城墙角下,大多则是穿着皮甲,有着典型游牧民族标志的戎国士兵衣甲。
城墙下,堆积如山的尸体中,还混杂着一些木架结构。虽然已经破损不堪,还有正在燃烧着的,但仍然可以看出,这大多都是一些攻城器械。比如远处的高大的木架,看上去似乎是投石机。而城墙下,还有一些坏掉的云梯,以及个头巨大的,但大多都在燃烧的井栏和撞城锤之类。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还有许多活人。这些人,都是大宏朝边防士兵。他们有些疲惫地坐在角落里,擦拭着手中的兵器,有些正在闭目假寐,还有一些,则行走在尸山之中,小心地寻找着仍有一丝气息的袍泽们,并将他们从尸体中抬出来,送往后边进行救治,或是将己方的尸体抬出,并尽量将那些不完整的尸体拼接起来。
一个将军模样的人,默默地行走在满地的尸体之中。他身上的甲胄还算完整,但也早被硝烟熏黑。而他的那张脸,更是被熏得看不出本来面貌。但,即使如此,从那双眸子里,仍能看出无尽的疲惫。
他叫庞如龙,是沈文飞的一名部将,武艺并不十分出众,但却心思谨慎缜密,用兵虽然失于保守,有些谨小慎微,但,如果给他一座城让他防守,他永远不会让沈文飞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