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屏几个人被带走的消息,宫中大部分人已经知晓。但是皇上不动声色未下处决的行为,一部分人是觉得曹贵妃深受宠爱皇帝打算漠视此事,一部分是觉得宫中风雨即来需要小心谨慎,还有一部分则是心里有鬼,深怕皇帝打着秋后算账的主意,那他们真是一个都跑不了。
未几,朝堂上。
文官武将都已上奏事情完毕。朝堂上一片静默,皇上却未曾让人宣告解散朝会,就这么诡异的沉默着。
皇上沉默的看着朝堂上的官员们,秦王的话再一次浮现在耳旁,掌控宫中,这话何等可笑,身为帝王居然连发生在眼皮子底下的事情都不清楚!枉为帝王!
过了许久,皇上才淡淡的开口道:“朕欲设东缉事厂,分内外两部。内部为宦官执掌,行皇宫内外监察监督之责,外部抽调侍卫精英,为朕亲卫之一,行护卫,监察百官之责。两部体察世事,上达天听。”
目光扫过下面一众官员,以曹尚书为首的文官系自然不会也不敢出面,他十分清楚这事缘由牵扯到后宫曹贵妃,前一阵子宫中发生的惨案别人不清楚,曹尚书不可能不清楚。
都察院的几位言官相互看看,略摇了摇头,帝王此时正暴怒中,自家安危受到威胁,这种时候出去阻止恐怕纵然身死怕也留不下什么好名声。
文官没反应,武官更没有出头的,几位国公爷眼一眯,这事和他们没关系,下面的武将们,懂的不参与,不懂的也不敢随便参与。
天元帝见无人反对,哼了一声,起身,一挥袖,退朝。
众人退下,不知为何,都觉得脑袋上沉甸甸的。
皇上设立东厂的事情传到了后宫,第一个心惊的就是曹贵妃了,她如今之所以能够运筹帷幄,不过是因为宫中眼线够多,才能对症下药讨好皇上。她咬牙,这东厂之中必须有上层眼线,否则,在这宫中束手束脚的,以后大事如何成功。
而此时的秦王殿下,背着手,看着院子的树花开的茂盛。小三子已经能下地了,偶尔会趁着没人的时候在屋子里遛弯,他从门缝中看着身长玉立的秦王殿下,面无表情。
眼前的花开的繁茂,秦王殿下却回想起曾经。银屏的案子根本无人知道,固然因为他的出面,救下了小三子,但是随后银屏被送往掌刑太监处,无声无息的就死了。直到他掌权之后,才偶然间发现了宫中曾有此惨案。
他那个时候也不过是把小三子送到认识的大太监处,后来再未曾过问过。
却是这样一个小太监,在他身死之后,在宫中兴起一番风浪,最终行刺当时皇帝未果,被判了剐刑。
秦王殿下当时就站在行刑现场,眼看着小三子被一刀一刀剐死,却始终没有流露出后悔之色。秦王殿下有很多忠心之臣,他这样一个小小人物的报恩却让他刻骨铭心。那也是他最痛恨自己无能为力之时。
就如现今,他本可以早日将小三子解救出来,但是他换了一个方法。小三子并不是毫无能力,事实上恰好相反,他当时不过是一个无权无势的小太监,面见圣上的机会都没有,却能精心筹划,缜密行事。事实上,若不是当天恰好有武官在场,他的行刺,成功机会十分之大。当时的皇帝也正是清楚这一点,才会恨的要一刀一刀的剐死他。甚至在他死后,依旧噩梦连连很久。
而如今,原本是二皇子燕王殿下上位时期的东厂,被他父皇先行建立出来,真是不枉费了他提前找人将开国皇帝的生平传纪放在皇上最顺手的地方。
他素知天元帝习惯,常常让人放几本书籍在寝宫龙床旁边,偶尔拿来翻上几次。
而确定天元帝已经读上了开国皇帝传纪之时,也刚好到了该银屏事发之时,几句点拨,天元帝立刻回想起□□时期活跃的暗司探子,当年正是有暗司在,开国皇帝才对前朝后宫了若指掌,威望空前。
天元帝不是不羡慕的,只是开国皇帝的继任者明面上下旨罢免了暗司,之后暗司只能在暗中活动,如今何不借机把暗司光明正大放在台面上?
而此时,让天元帝有机会有借口设立亲卫的银屏案中唯一幸存者,就在他的面前留下了深刻印象。
小三子进宫没多久,本身背景无依无靠,又是在曹贵妃处险些丧命,只要秦王稍微运作一番,就可以由皇上亲自收小三子进了东厂,凭借小三子的心机城府,登上厂公这一位置,也不是没有希望的。
只希望,秦王殿下转身,看了那屋子里的小三子一眼,他能抓住这个机会。
天元帝的东厂筹划事宜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好歹也是在位多年的帝王,手头上有些值得信任的暗地里人马也是十分正常。这次也终于有机会亮亮这些人马,给群臣以及后宫展示下他的手段。
不过让人意外的事,第一任东厂内部厂公的位置,并不是天元帝身边的大太监苏诚,而是往日里掌管皇帝内库的一个中年太监,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此时却突然出现在众人眼前。
此太监名为郑高,乃是皇帝原本探子里的密探头子之一,他上位之后,二话不说,新进宫的小太监们,未满十五岁根骨不错的全部被调走,重新打造内部人员。
秦王殿下正是趁着这种时候,把小三子推到了天元帝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