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市建设局又出事了。百度搜索,
这年头,就是事多,出事的单位不奇怪,不出事的部门才是新闻。
可这清河市建设局的事特多,还件件蹊跷,每每轰动整个清河市,自从半年前建设局搬进十二层的新办公大楼后,就没有消停过。
今年春节后的第746章刚过,市纪委的人突然光临,整个行政审批处九个人,被一下子带走了七个人,折腾了将近一个月,只有两人回来了,其余的五个人,从处长到办事员,戴着受贿罪的帽子,被送去了位于滨海县的劳改农场……
好事的人得出结论,建设局的新办公楼,一定是“冲”了风水了。
那些个事,向天亮只是听说,他是六月初来报到的,分配到局办公室后,一直干的是杂活,大学生又怎么样,照样要从倒水拖地分报纸干起。
少说话,多做事,这是他从书本上学来的机关准则之一。
这次局里出事的时候,向天亮又不在局里,建设局在南河县山区有个叫大阳村的扶贫点,向天亮被临时派去扶贫,接到于付局长电话的时候,他都在大阳村待了二十多天了。
于付局长没说什么事,只说出了事,让向天亮立即回去。
向天亮接了电话,心里不禁一乐,闷在这山沟沟里,守着个破电话,连电视都看不到,就快要被憋坏了,于付局长的电话,让他找到了“溜号”的理由。
在建设局里,向天亮还没认识多少人,但和于付局长的关糸可不浅,两人都是滨海县人,向天亮上初中那会,于付局长还是个老师,还教过向天亮两个学期的历史。
三个月前,向天亮这个警官大学毕业的大学生,被市公安糸统拒之门外的时候,又是于付局长知道后,主动把他要到了建设局,扶贫工作在于付局长的分管范围内,他自然自己信得过的于天亮下去。
在建设局里,向天亮认准了一个理,别人的话可以阳奉阴违,对于付局长的指示,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
正是板栗成熟的季节,大阳村是有名的板栗村,向天亮向老支书要了十几斤板栗,炒熟了,凉一会,装进布袋又塞进挎包,第二天天一亮,屁颠屁颠的离村下山了。
早上七点上路,下午两点才回到市里,向天亮从公交车上下来,学着于付局长的样子,先站在公交站边,把对面的建设局办公楼端详了一番。
向天亮也不知道,于付局长每天上班时,为什么要先端详一番高耸的办公楼。
瞅着很正常,不象出事的样子么。
大楼里静悄悄的,电梯里也没其他人上下,就连一向最为繁忙的七楼局办公室,这会儿也是没有一点声音。
怪了,这人都哪去了呢?
偌大的办公室里,只有老刘头窝在角落里,办公室的元老刘正风,戴着老花眼镜,埋头于文件堆中,其他六位同仁,一个也没有见着。
“老刘头,忙着那。”向天亮一屁股在刘正风对面的办公桌前坐下,这本来就是他的位置。
刘正风五十六岁,比局长还大一岁,论年龄,除了规划设计院的那几个老头,就数他最大了,他也是滨海县人,向天亮的老乡,第一天做同事时,刘正风就给向天亮立了一条规矩,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候,必须和所有人一样叫他老刘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