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出远门
“这帮野小子最近好像都变样啦,小玉老师还真有招啊,把一帮淘小子都归拢好了——”这一个多月以来,村里的人谈论最多的就是这个话题。
虽然他们还照样顽闹,但是回家的第一件事却是一定要写完作业。就算是大人支使他们干这干那,也根本就不动坑。这要是换做以前,早就屁颠屁颠借由子去了。
而且还整天吭唧着大人,今天要买这个书,明天要买那个书。大人们对此多是嘿呼几句:“好好把课本学好得了!”毕竟像胖子那样肯舍得给奇奇买书的还不多,大家刚刚脱离贫困线,还没有意识到知识就是财富。
胖子见到这种情况也很是高兴,以前这帮玩意虽然和他打成一片,但是遗憾的是,学习上的劲头并不是太足。自从学习张海迪的事迹之后,才有了这个明显的转变。
不过看到大伙都舍不得那三块两块的给孩子买书,胖子还是不大满意。那时候的书其实很便宜,一本鲁迅的《故事新编》才三毛五,仨鸡蛋的事。
为此,胖子专门把大辫子请到生产队,用大喇叭宣传了一下读书的重要意义,这种情况才有所好转。
随着暑假的到来,又一个关于教育的问题摆上议事日程:包括二肥子、铁柱子他们,有十多个娃子该上初中了。而靠山屯小学目前的师资情况,注定它只能是一所小学。
大伙凑到一块商量一番,在公社有亲戚的只有两家,而且还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放。要是天天上学放学来回跑,道路实在又太远,要说一家买个自行车也不现实。
一时间,这事可把大伙给难住了,那十几个娃子,也面临着辍学的危险。如果按照以前的惯例,靠山屯的娃子大多数就留在家里帮着干活了,上初中的都屈指可数。
但是现在情况可大不一样,各家各户的温饱问题解决了,又有胖子和小玉的影响,都对这事重视起来。
最后商量出一个结果:不管多难,一定要娃子上学。
胖子一直在旁边眯着,没跟着掺和,他主要是想了解一下大伙的想法。现在看到大家的态度都这么坚决,于是就咳嗽一声,乐呵呵地站起来:“俺说两句。”
这话真好使,大伙都知道胖子鬼主意多——那啥,好点子也不少,这就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好处。
虽然胖子一直自称是大学生,但是靠山屯的乡亲们始终有点怀疑,估计他也就初中毕业,顶多是高中毕业,和大辫子一个学历水平。
其中的原因,主要是胖子的模样不像有学问的样子,整天穿着个二大布衫子,甩搭甩搭跟猪八戒似的,你看哪个有学问的人能那么胖的。在大多数农民的眼中,胖和懒基本是划等号的,懒人能下功夫学习才怪呢。
好在胖子用实际行动证明,知识是能够转化成财富的,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大伙才在叫孩子上学这件事上如此坚决。
听见胖子要发言,大伙立刻就静下来倾听。胖子这才不慌不忙地说道:“这学是一定要上的,我看不如这么办,咱们就在公社找个房子,搭几张床,小娃子们平时就在那住,然后专门派个人给做饭啥的。等放假的时候就都可以回家,吃的各家都拿自己的,烧的咱们更不用发愁,大伙看看行不行?”
“干脆就上老唐家住吧,他上几天还叨咕把家搬来呢。正好他媳妇也没工作,干脆就安排这个差事,到时候咱们公司按月发工资。”车老板子脑瓜比较灵活,很快就提出这个倡议。
大伙都纷纷点头,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由唐凤山去处理,而胖子则露出一副“你办事,我放心”的模样,继续当甩手掌柜的。
而随着暑假的来临,另外一件大事业提到议事日程:就是鄂温克之行。这件事本来早就定下来,但是胖子一门心思要拉上奇奇和大辫子。毕竟大马鹿不好对付,有奇奇去会保险一些。
现在那些马鹿也早就到了发情期,这事是不能再往后拖了,关键问题是实在管不住啊,人家正常的生理需求不能满足,弄得那些大公鹿最近脾气都非常大。
人选早就确定下来:王三炮,车老板子,胖子,大辫子,还有小奇奇,一行五人,组成了一个小型的旅游团。一点没错,在胖子的理解当中,既要办事,同时也就当旅游了。他和小玉结婚之后,一直就想出去溜达溜达,这个愿望终于在半年之后才成行。所以在放假后的第二天,这伙人就收拾好行囊,正式启程。
鄂温克族是人口数量比较少的一个少数民族,只有几万人。是一个跨国分布的民族,在当时苏联的西伯利亚地区,也生活着几万鄂温克人。不过他们还是沿用古老的称呼“通古斯人”。
这个民族主要是依靠渔猎为生,鄂温克的意思,就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建国之后,大部分都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这里紧靠大兴安岭西麓,有森林,有草场,设有鄂温克自治旗;依旧生活在山林里面的,过着传统鄂温克人生活的,已经是很少一部分。
草原鄂温克基本上时以放牧为生,和蒙古族人的生活习惯比较相似。胖子他们首先要去的就是这个地方,在胖子的理解当中,草原上放牧鹿群,最是恰当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