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姨娘哽咽了一声,又慌忙收住泪意,只深深垂下了头:“二太太是个什么性子,便是奴婢不明说,王妃心中也是清楚的。”
顾青婉虽与曾姨娘交集很少,却也知晓她是个谨慎的人,这般言他人不是,她还是第一次听到。
“年前奴婢有一次去锦汇堂伺候二太太用完膳……”
反正让七姑娘给顾青婉递消息后,曾姨娘便没想过这件事情能善了,她对旧事所知不多,却足够小孙氏在顾青婉手上吃些苦头了。况且瞧着今日顾青婉对小孙氏的态度,曾姨娘心中便多了一丝底气,索性倒豆子一般讲了出来。
小孙氏对顾明礼的姨娘通房是十分厌恶的,虽没有在众人跟前表现出多少妒意来,却每日让姨娘们晨昏定省。若是顾明礼不在锦汇堂用膳时,她还是召姨娘过来伺候她用膳。
那一日曾姨娘正是伺候小孙氏用完膳,刚出里屋,便想起方才给小孙氏过目的鞋袜样子没带出来,又匆匆转身回去取。
在里屋里候着的丫鬟为顾青嫣去取饭后的点心,帘子外头便无人守着。曾姨娘不知是刻意还是无心,竟然在帘子外头听了一会儿。
那里头顾青嫣娇声说道:“我瞧着曾姨娘一直以来都是安分守己的,小七安分的很,娘为何这样说?”
小孙氏冷哼了一声:“那是你没瞧见她在老太太跟前做大丫鬟时的模样,能在檀松院里爬到大丫鬟的位子,又怎么是个简单的?她这些年来闷不做声的,没准心里偷偷打着什么坏主意。”
“便是精明又如何,如今还不是握在娘的手心里。”顾青嫣嘻嘻笑了一声,“比起六妹妹来,小七一直安安静静的倒是没那么讨厌。”
“你懂什么!”小孙氏声音里带了一丝寒意,“出阁便是女人第二次投胎,纵使把她踩到泥泞里。谁知晓她下一刻会不会爬起来。三丫头不就是个例子吗,你瞧瞧她如今的张狂样子,便是老太太亲自打发人上门去请,她都能推了。”
顾青嫣满不在乎的样子:“顾青婉是顾青婉。她如今这个样子,虽说运气好是一回事,却也因为她是二房的嫡女。可小六与小七不同,她们是庶女,便是嫁的再好,还能越过我不成。”
顾青嫣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她夫家是四大公之一的理国公府,她嫁的是理国公府的嫡长子,将来若我意外的话,一品命妇是跑不了的。
可小孙氏显然不这么想:“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你想想前朝的盛太后,就是前车之鉴。”
前朝的盛太后便是侯府庶女出身,在家中不得重视。她与嫡姐一同进宫,嫡姐封了正四品的贵仪,她不过是九品的采女而已。可最终。这位从采女一直爬到了贵妃,最后她所出的皇子还登基为帝,整个侯府都要看她的脸色行事。
顾青嫣便笑了起来:“娘你也太看得起小六和小七了,她们一个愚蠢一个胆小,哪能与盛太后相比。不过娘也没亏待六妹妹,她一个庶女,嫁给四品官的嫡子。也不算委屈她。只不过是岐州太过艰苦,穷山恶水多刁民,要磨一磨她的性子罢了。”
“你还不知,那人虽是嫡子,可是有腿疾,仕途算了没了。不过六丫头若是安安分分的。衣食无忧足以。”小孙氏叹了一口气,“你还笑,也不知娘为你操碎了心。那人有腿疾之事,你我知晓便好,若是被那张氏知晓了。少不得要闹一场。一个庶出的丫头罢了,老太太也不会太上心。”
顾青嫣又笑了起来:“我是娘亲生的,娘自然要待我好。”
“等你出阁之后,我便开始张罗六丫头的亲事,七丫头还小,倒是可以缓一缓。”小孙氏沉默了一会儿,语气坚定道,“那曾氏心机太重,她教出来的人,就怕不怎么安分。你放心,娘都会为你安排好的。”
曾姨娘在外头听的如坠冰窖,她轻轻吐出一口气,这才静悄悄的离开了。
回到自己屋子后,曾姨娘暗地里大哭了一场。
她虽然是顾老太太身边的人,可自从到了二房之后,一直循规蹈矩,不曾有争宠的心思。便是生下了七姑娘之后,她都控制着不让自己再有身孕了。
七姑娘出生后,她更是深居简出,若不是每日给小孙氏晨昏定省和侍奉小孙氏用膳,曾姨娘几乎是足不出户。因为她清楚,在这个嫡庶分明的定远侯府,老太太是不会为七姑娘的婚事多说半句话的,纵使她在老太太身边伺候了这么些年。
七姑娘的后半辈子,完全握在小孙氏手里。曾姨娘也知道小孙氏的性子,她的隐忍,不过是为了七姑娘不被小孙氏厌弃。不求她尽心尽力为七姑娘说一门好亲事,只求在七姑娘定亲时不要私下里使坏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