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屋饭后第二天,云氏和唐忠清就回唐家村去了。一年一度秋收到来,各家各户都忙着地里的事。
周友平家地少,他们两口子又是勤快人,很快就把稻子收完了。
“爹让明儿个过去帮着收粮。”吃晚饭的时候周友平和唐氏商量,“要不明儿个让苹儿帮着你晒粮,我一个人过去就成。”
“爹,我们地里的玉蜀黍熟了,也要收了。”周苹儿突然插嘴。
“哎呀,瞧我忙的,倒把这茬给忘了!”周友平拍脑袋,复又皱起眉,“可是我已经答应爹过去了。”
看丈夫一脸为难的样子,唐氏哪里不知道他的想法,“明儿个你还是去那边帮忙,我先带着几个女儿收拾家里的地。”
看周友平露出释然的表情,唐氏又道:“不过你可要和爹说好了,我们家的粮还没收好呢,后天你得回来。”
“好好好。”周友平也知道不能太过分,“我明儿个就和爹说,等我们家的粮都收好了再过去帮忙。”
唐氏和周苹儿把稻子运到魏家去晒的时候,周玉儿和周筝儿一人被了个背篓上了山,她们家的玉米重在坡地上。
“二姐,你看,这些玉蜀黍都灌浆了。”周筝儿检查了好些玉米,满脸欣喜,“看来都成吃了呢。”
“真的?”周玉儿也很高兴,“那今儿个我们多摘点儿,老屋那边、小姑姑还有康三叔那里都地送些呢。”
自从她们家开始种玉米,每年玉米熟的时候都会给这几家送点。
姐妹俩摘了两背篓玉蜀黍回去,“二姐,回家后我们就把这些玉蜀黍蒸了,再一家送点儿。”
她这是效仿古人把炒熟的种子卖给游牧民族的法子,没办法,自从有了顺佳酒楼,周友安两口子看他们家就像看会下金蛋的母鸡一样,总想着法儿从他们这里套些赚钱的门道。现在这玉米可是稀罕物,就算以后势必会普及,可前期的受益定是不错的,她可不想和周友安他们分享这块大蛋糕。
吃晌饭的时候,唐氏母女一人捧了根玉米啃,“这玉蜀黍可真好吃!娘,你说我们把它拿到镇上去卖怎么样?”周苹儿现在是三句话不离买卖。
“当初你大舅舅说没准这玉蜀黍还真能卖大钱,只是现在我们这里还没多少人知道这个,也不知道有没有人肯买,还有这价要怎么定?”唐氏想到这个就头疼。
“可以卖给舒老板啊,他最喜欢尝稀罕物了。”周苹儿早想好了买家,毕竟他们家已经和五福楼做了好几年的买卖,舒老板的为人还是很让她放心的。
“这事儿我可做不了主,还是等你爹回来我们再商量商量吧。”唐氏觉得这种事还是得问问当家人的意见。
“哎呀,我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突然周玉儿惊呼,“刚才我去老屋送玉蜀黍的时候,爹还让我给他送饭呢。”
说着连忙起身,拿了个大陶碗就开始装饭菜。
“送饭?”唐氏奇道:“你爹不是在帮你爷爷他们收粮吗,怎的还叫你送饭。”
周玉儿手上的活儿没停,把今天听说的话转告了一通,“现在小姑姑有了喜,魏嬷嬷不让她去老屋帮着做饭了。现在爷爷家的饭菜是嬷嬷和秀儿做,可她们说忙不过来,不能给爹做饭吃。“
“她们一家子的饭菜都能做,怎么偏偏少了爹的?”周苹儿听了脸色很难看,“我看她们就是故意的。”
唐氏听了心里也很不痛快,虽然是亲儿子,可谁家收粮不给帮忙的人管饭食的?这不是欺负人吗。
她一把夺过周玉儿手里的碗,“你们接着吃饭,我给你爹送饭去。”
看着唐氏快发火的样子,姐妹几个对视一眼,很有默契地端起碗继续低头苦吃。
唐氏半个时辰后带了空碗回来,一句话没多说去了魏家的场地翻晒粮食。
周苹儿收拾灶间的时候,看见三根没有生玉米,“你们是不是把这几根玉蜀黍蒸漏了,这还是生的呢。”
“是筝儿让留下来的。”正洗碗的周玉儿道:“说是留着做饼。”
“饼?”周苹儿失笑,“她有想着法子捣鼓吃食啊?”
“我也不知道,不过她每次弄出来的吃食都挺好吃的。”周玉儿笑得很甜。
周苹儿点头,“这丫头就在吃上面肯动脑子,还有灵性。”
“大姐,没你这样背着人夸赞的啊。”周筝儿笑嘻嘻凑过去,拿起那三根玉米,“先说好了,你们要帮着我把玉蜀黍粒掰下来,到时候我们做好吃的饼子吃。”
“这东西也能做饼?”周苹儿有点怀疑,“你准备怎么做,先说清楚,可别让我做白工。”
“大姐,你怎的这么不相信人?”周筝儿佯装不快,“太伤人心了,没个章程我敢浪费粮食吗?”
“好了好了,我这不是跟你闹着玩儿吗,瞧把你委屈的。”周苹儿点了妹妹脑门,“这就帮你掰玉蜀黍。”
洗好碗的周玉儿也围了过来,“我也来帮忙,可要尝尝筝儿的手艺。”
“谁说我要做的?”周筝儿忍不住强调,“我说的可是我们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