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生怕皇上继位压制不住王太后,要拉拢李家对付王家,又道心中愧疚,才会叫李家女再度入宫为后。却害的孝嘉皇后丢掉性命!”泪水簌簌而落,“孝嘉皇后一入宫,皇上就封了王太后侄女做皇贵妃,过了一年,又封信阳卢氏长房嫡长女为皇贤妃,广安荣氏女为从一品懿妃,清源赵氏女为侧一品华妃,还有其余各世家朝臣女,或是嫔,或是妃。群狼环伺,孝嘉皇后怎是对手。入宫三年,孝嘉皇后好不容易才有了身孕,谁知不过七月便被歹人陷害早产,只留下位公主,便血崩而亡。”话至此处,于嬷嬷已泣不成声。
见于嬷嬷这样悲痛,云清歌神色复杂,她深深望了眼于嬷嬷,却并未说话,也未追问心中的疑虑。
待得于嬷嬷哭声渐歇,她才温声安慰道:“已是过去的事情,嬷嬷还是想开些罢。”
这样温和的态度,于嬷嬷却心下凛然,她立时收敛悲容,正色道:“姑娘放心,老奴如今既已是伺候您的人,必然分得清哪头才是主子。”
分得清哪头才是主子,却未必放得下旧主早逝之事。
云清歌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问道:“说一长串话,嬷嬷还没告诉清歌,凭您的身份,缘何会在李家呆不下去?”
“只因荣国夫人疯了。”于嬷嬷面无表情,“自孝嘉皇后血崩而亡,荣国夫人便患了狂躁之症。请过无数名医来瞧,连吃几年的药,一点效用没有。荣国夫人病情越发严重,且见到老奴,就道是老奴当年耍诡计不肯入宫,才害死孝嘉皇后。”她苦涩的笑了笑,“有一回,趁着李家男人们都去祭祀祖宗,荣国夫人竟让人把老奴关在柴房里。放了把火。结果老奴侥幸未死,倒把李家祖宅烧了大半,差点连李家世代供奉丹书铁卷的澹泊堂都给化为灰烬。”
寄予无限厚望的爱女早逝,明明身居高位。偏寻不到真凶,更没法报仇。倘是寻常人家,还能质问质问女婿是不是宠妾灭妻,奈何女儿嫁的是天下最尊贵的人,哪怕说句话,也可能被定为目无君上的大罪。
这样的情景,如此的憋闷悲痛。荣国夫人疯了真是半点不稀奇。
联想到三太太的爱女之心,那时不顾一切在老太爷面前冲上去打大太太耳光,云清歌心下恻然,目色柔和道:“因而李师兄才将你送到云家来。”
“是。”于嬷嬷叹息,“近些年,荣国夫人病的更重了,原先吃过药,还能维持好一段时间安稳。后头却根本不能见着伺候过孝嘉皇后的人,否则就燥的厉害。李家还不敢大肆请大夫,更不敢找御医。皇上本就打压世家,此等事情传到皇上耳里,又是条罪过。无奈下,只得不顾旧例,将伺候过孝嘉皇后的人都给笔银钱放出去。老奴没有兄弟姐妹,爹娘已逝,膝下也无儿无女,拿了银子也不过是一人孤苦荒凉,大少爷就安排老奴到庄子上管些差事,顺便调教些嬷嬷出来给族中姑娘们。可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谁知哪日荣国夫人晓得老奴还在李家,会不会又发作起来。恰好少爷要给姑娘寻教养嬷嬷。”
她微微顿住话,见云清歌唇角还含着沉静的笑,才道:“大少爷觉着姑娘性子聪慧可人,少爷又非池中之物,云家迟早是要脱了商户籍。再有云家豪富,老奴从李家过来,云家也定不会亏待,必定要给几分脸面,就把原委都讲了一遍,问老奴愿不愿来云家。老奴思前想后,与其提心吊胆留在李家,不如来教导姑娘,便到了云家。”
将事情前后都讲个清楚明白,于嬷嬷长长的透了口气,等云清歌决断。
云清歌却似已不在意这些,含笑道:“那嬷嬷先前哄劝我娘帮五姐姐做媒,是有意历练我娘?”
说了这么大会儿,看起来许多都是没头没脑,毫无牵扯,可云清歌明明白白领会到了于嬷嬷隐含的深意。
“嬷嬷是想告诉我,即便孝穆皇后,出身如此尊贵,背后依仗着先帝的歉疚,李家的权势,可这些依然没法庇护她。她正是因性情纯善之故,才会在后宫倾轧算计中丢掉性命。而我娘,论地位,云家远不如李家,论身份,更比不上孝穆皇后。是以我再阻拦,娘没有自己的本事,终有一日我和哥哥爹爹也护不住娘。”
于嬷嬷点头,“姑娘,少爷官做得越大,太太出门要结交的人权势逾重。这是避不开的,不从现今让太太学一学,练着些,往后见了真正的达官贵人,对太太才是不好。到时真出了事,您岂非只能眼睁睁瞧着着急。”语气委婉,意思却很坚决。
云清歌默然。
不得不说,于嬷嬷话十足有道理,自己经历过前世,看着娘明明生性爽朗,却一辈子都过的憋闷,难免有时明知不好,也会生出几分纵容的心思。
还总想着这一世爹爹哥哥都在,且哥哥前途无量,再有自个儿时时旁边看顾点醒,就让娘好好过痛快日子也没甚大不了。
却忘了,天下无人真能过肆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