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第八十六章、礼仪之争

2023-10-03 作者: 欧陆风云

整个英国访清使团,包括舰队官兵在内达到了八百多人,但能有资格和马噶尔尼一起前往北京的也就只有九十二人,其中大部分是学识丰富的自然学家、画家、博物学家和外科医生。

为了方便向清国皇帝乾隆,以及他的大臣演示最新式的野战炮以及步枪的使用,马噶尔尼向清国的官员请求带上一个支小规模配备武器的卫队。在请示过乾隆皇帝并得到同意之后,通州的官员同意的马噶尔尼的请求,但卫队在演示新式武器之前,不可以随意佩戴武器,使团的安全问题则有随行的清军保证。

该任务由舰队的海军陆战队的一个排来担任,负责人是巴奈特少尉,这也是马噶尔尼为自家外甥争取的露脸机会,有了这一层履历,以后巴奈特在英国军界的发展会顺利些。

和队伍随行的还有一百多车英国国王乔治三世送给乾隆的生日礼物,这些杂七杂八的礼物中,甚至有一台最新式的蒸汽机。关于蒸汽机的技术,英国人对欧洲其它国家像防贼一样,列为国家级机密,但英国人却大方地送给了清国,想要给对方留下一个不列颠联合王国科国力强盛的印象,这样也有利于接下来的通商谈判。

可惜英国人的媚眼完全是做给了瞎子看,这些代表英国工业结晶的礼物,最终也是堆在仓库里落灰的命运,并没有成功引起清廷的重视。

访清使团长长的车队一路排开,足足有好几里地长,顿时引起了官道两旁来往行人的侧目。

了显示对使团的重视,也是为了争面子,清廷派出了五百多铠甲齐备的蒙古骑兵担任使团的护卫。这支骑兵装备精良,马术也十分了得,给了英国人以极大的震撼,马噶尔尼甚至感叹说这些清国的骑兵,完全可以和威震欧洲的波兰长枪骑兵所媲美。

威克汉姆不得不承认,经过一系列平叛行动的清军,还没有五十年之后武备松弛的模样,其中也不乏经验老道、装备精良的部队,眼前这支骑兵正好就是其中的翘楚。

威克汉姆对此倒是没有太多的震撼,骑兵早就不是以前的陆战霸主了,在随后的拿破仑战争中骑兵彻底成为了辅助兵种,只是牵制敌军侧翼的一种兵种,又或者是在敌人溃逃的时候才派出进行追击。

现如今,骑兵部队冲击步兵方阵的下场那只有死路一条,印度阿三的土邦骑兵冲击英国步兵方阵的惨败就是个典型的案例。满人引以为马上功夫,早就赶不上了世界战争形势的变化,后来僧格林沁率领一万多蒙古骑兵冲击英法联军步兵阵列的大地悲歌,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通州离北京城没有多远,整支队伍很快就进入了北京城的城门。在瓮城里理藩院和礼部的官员早就再次等候多时,见英国使团顺利到达北京之后便长出了一口气,随即将使团带到“会同四夷馆”休息。

马噶尔尼勋爵一心急着去见乾隆皇帝,以便当面提出通商和互相派遣大使的要求。但令他感到不安的是,英国使团在进入这座会同四夷馆之后,清廷的官员们就好像将英国使团一行人给遗忘了,连续好几天的时间再也没有一个清廷官员来过。

马噶尔尼急得嘴唇冒泡,几次想直接出去都被门口的卫兵给挡了下来。

“威克汉姆上尉,为什么这些天来清国的皇帝陛下都不接见我们,难道是我们有什么失礼之处?”

这些日子以来,因为对中国礼仪的不熟悉,使团的成员总是莫名其妙地就得罪了随行的清国官员,引起了很多误会,这让马噶尔尼变得有些神经质,一旦出现什么反常的地方,就会下意识地认为使团里人违反了清国的礼仪和习俗。

马噶尔尼勋爵曾多次找到威克汉姆,让他监督使团成员的言行举止以免犯了忌讳,但威克汉姆生活的现代社会,和中国的古代社会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很多时候就连威克汉姆自己也是一头雾水,弄不明白那些繁琐的礼仪是怎么回事。

威克汉姆想了想,斟酌道:“勋爵阁下,听说皇帝陛下早就离开了北京,现在估计正在承德山庄避暑呢。”乾隆晚年基本每个夏天都会前往承德避暑山庄小住一段时间,现在真是八月中旬,满清的重臣和皇室成员基本都在热河避暑,有人来鸟英国人才怪呢。

“什么?皇帝陛下竟然不在北京!见鬼,这些该死的清国人在耍我们吗?如果清国的皇帝陛下不召见我们,那么我们出使还有什么意义!”马噶尔尼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得团转,早就没有了所谓的英国绅士风度。

在政坛混迹多年的马噶尔尼无比地清楚,国内各个集团势力都正在眼巴巴地等着他用外交手段打开中国市场,以平衡日益严重的贸易逆差。可要是连乾隆皇帝的面都见不上,还谈什么外交谈判。

威克汉姆见自己的顶头上司是真上火了,连忙解释道:“按照以往的惯例,乾隆皇帝的生日庆典会在承德山庄举行,在庆典上皇帝陛下会接见来朝贡的外国使臣,所以勋爵阁下完全不用这么担心,只管等消息就好。”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小侍从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勋爵阁下,清国的皇帝陛下派遣的特使现在就在门外,阁下你看是不是出去迎接一下?”

这位马噶尔尼勋爵的侍从口中的特使,也就是乾隆皇帝派遣前来接待英国使团的钦差大臣——长芦盐政使瑞徵。

熟知这段历史的威克汉姆怎么会忘记这个中英外交史上重要的满人官员呢?马噶尔尼对瑞徵的印象很差,曾经在他的回忆录里面直言不讳地写道:“清国皇帝陛下的特使瑞徵是个鞑靼人,和之前我们所见的那些杉杉有礼的汉族官员很不一样,他很傲慢也不注重礼节,常常让双方的会面陷入尴尬的境地。”

不过写下这段话的马噶尔尼,此时并没有意识到他将面对的是怎么样的一个角色,只是高高兴兴地带着威克汉姆和斯丹东男爵便迎了出去,他希望和这位特使商量觐见乾隆的时间。

还没走到会馆的大门口,便见一位身穿三品官服、脚蹬白底皂靴的满清官员正带着五六个随从大步朝院子里走来。马噶尔尼虽然对满清的官服体系还是一知半解,但心思缜密的他,还是很快地分辨出打头那位中年官员应该是身份最高的人,肯定就是小侍从口中的特使大人。

“我是不列颠联合王国国王乔治陛下委任的使节乔治·马噶尔尼勋爵,见到你是我的荣幸,特使阁下。”虽然马噶尔尼的姿态放得很低,但是瑞徵并不买账,只见他高扬着脑袋,斜着眼看了马噶尔尼一眼,用满语说道:“你就是英吉利的正使吧?我奉了皇上的御令,前来教授你们觐见的礼仪,尔等可要好生学习,切勿在皇上和众臣面前进退失据,丢了颜面。”

瑞徵叽里呱啦地用满语说了一通,威克汉姆也是一头雾水。在后世连满族人都不会满语了,他一汉族人更不可能懂得一门频临灭绝的语言。

关闭